您好,欢迎进入陕西红色教育研究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政新闻 > 党政新闻

联系我们

单位:陕西红色教育研究院
手机:15592969918
邮箱:22912923@qq.com
官网:www.ganjiaoyuan.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艺腾大厦

看望新闻战士张光老先生

来源: 2019-03-27 11:49:04

  2019年3月26日上午,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天丹博士、陕西省干教传统文化研究院李本强院长和陕西省干教传统文化研究院教研部高红恩主任一行看望刘志丹将军女婿原陕西日报总编辑、离休副省级张光老先生。

图片1.png

  ​张光老先生,本名王鹏飞,1929年生,陕西临潼交口人。延安大学新闻班学习,1947年3月,被调到随军工作队,12月调回边区群众报社作记者,兼任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延安广播电台记者,1949年初调到新华社陕东支社任主编,同时主持创办了《新闻快报》《新闻业务》一报一刊,受到群众的欢迎。1956年张光调新华总社,秋季考入了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极其残酷的迫害。林彪事件后,恢复了党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任文教组长。打到“四人帮”后调回陕西日报报社,1978年冬彻底平反。1979年任《陕西农民报》主编,不久任《陕西日报》总编辑。离休后主编出版了《陕西省报刊志》《好新闻选》《延安老新闻出版者回忆录》《刘志丹纪念文集》《刘志丹画册》《纪念同桂荣》等书籍,编辑了《李根蒂文集》。一直以来,笔耕不止,积极支持存史资政的精神令人敬佩!

  王天丹副会长、李本强院长和高红恩主任仔细询问了张老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表示慰问。现已90岁高龄的张老仍保持着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新闻战士的热情、谦虚与严谨,在交谈中,张老愉快得回忆了在延安时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热泪盈眶的回忆起岳父刘志丹将军的伟大事迹和革命精神风范,张老还赠送了书籍《刘志丹纪念文集》,并亲自署名。

  “父亲的节俭家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一生清贫,牺牲后留下的遗物,只有几份党内文件和六支缴获来的香烟,父亲留下的唯一遗产是他的精神。”张老哽咽着说。

  “岳父名声很大,也很受群众爱戴,因为他打地主老财,让百姓吃上饭、有了田,自己却和红军战士一样过艰苦的生活。”张老至今仍记着当年流传在西北的一首民谣:“正月里,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

  “今天,时代不同了,但这些精神遗产都需要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张老说,“作为后代,我们要对得起先辈的牺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张老奋笔疾书写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嘱咐我们要在历史中汲取力量,永远奋斗。同时,还要缅怀英雄,发扬其精神,继承其遗志,争做新时代的英雄。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迈进,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

  深切交谈后,王天丹副会长、李本强院长和高红恩主任感触颇深,一致表示将不断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好革命先辈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时光,在物转星移中渐行渐远,春花一梦,流水无痕,经历太多薄凉的日子,夏,依旧带着温热的气息与你相遇。我们可以在一叶荷中感受夏的清凉。

  在青春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关于少年时代,冷暖自知,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世界因为女性的诞生,显得分外美丽生活有你们的存在幸福多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衷心祝你生日快乐!开心幸福!